整体来说,演艺产业作为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演艺产业是以演艺产品的创作、生产、表演、销售、消费及经纪代理、艺术表演场所等配套服务机构共同构成的产业体系。演艺产品具体形态包括音乐、歌舞、戏剧、戏曲、芭蕾、曲艺、杂技等各类型演出。演艺产业是基础性文化产业,在文化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在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将发展文艺演出院线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而“十二五”期间,《国家“十二五”规划》仍继续将演艺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之一。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民众的文化娱乐支出比重不断增加,文化消费时间逐渐增多,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性日益增强,逐渐向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转移,而观看娱乐性强、影响力大的演出节目成为民众最为普遍的文化消遣方式之一。
但整体来说,演艺产业作为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就现阶段而言,旅游演出市场与话剧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曲艺演出市场、儿童剧演出市场和音乐演出市场等新兴市场也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其中,旅游演出是产业化程度最高的演出领域,已经出现了多种相对成熟的产业化模式,如实景演出模式、主题公园模式、旅游舞台表演模式等。话剧演出则是演出市场最为活跃的市场形态,话剧创作频率高且话剧制作的工业化趋势已初步形成,产生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如北京戏逍堂、上海现代人剧社等。
从产业链结构来看,中国演艺产业的企业形态多样,整体来看,演出院线连锁型企业、演出跨界创新型企业、企业品牌塑造型企业和转企改制的演艺集团借助于各自特有的优势发展良好,是未来最具投资价值的企业类型。院线制有利于品牌的建立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并通过集中采购,统一输出产品,最大程度地降低院线的运营成本;演出跨界创新型企业则可以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叠加效应,目前市场上可见的演艺衍生品都是跨界融合的产物;颇值一提的是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转企改制企业,分析认为,转企改制的演艺集团拥有丰富的不可复制资产。如黄金地段的剧场、具有多年资质的演艺团体、演出硬件设备等,且都得到政府的大力度支持,并且在发展思路上,都会提前制定宏大的发展规划,因而与民营企业相比,具有政策与资源上的双重优势。